
简介
2003年9月29日,时代地产和广东美术馆合作成立的“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在时代玫瑰园社区临时空间正式开放,2005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的“三角洲实验室”(D-Lab)项目中,策展人侯瀚如邀请雷姆·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为美术馆设计了一个永久性建筑空间,该建筑空间最终于2010年9月建设完成。
广东时代美术馆于2010年10月在广东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正式注册为非营利性公益美术馆(民办非企),2010年12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广东时代美术馆从构思、设计到实现的过程,反映了珠三角地区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是一个中国南方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案例。
广东时代美术馆一直坚持“学术独立”的专业化理念,已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专业性公益型民营美术馆之一,并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
以研究性、实验性、对话性展览为核心
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展览以研究性、实验性、对话性的群展和个展为主,通过展览概念和模式上的实验,对社区、区域和机构的语境作出回应,为处于上升期的中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对话性和生产性的展示示平台;同时通过与最有活力的艺术家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合作,探索具有前瞻性的艺术话题,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再生产,建设当代艺术的学术价值系统。
关注、推动珠三角地区的艺术生产
作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案例,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展览研究中规划了珠三角当代艺术发展的线索,特别以珠三角整体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语境为依托,致力于对本地区当代艺术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前景的研究、呈现和推动,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珠三角艺术实践所呈现的独特视野。
基于“南方理论”的取向
在世界范围内,作为现代性代表的“北方国家”,仍然被视作知识生产和文化建制的中心和权威,非中心区域的地方性历史、经验和知识并未获得同样的重视。南方理论的生成及南方国家社会运动的出现,正是试图纠正和改变当今世界存在的不平等状况。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并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广州,在历史文化源流及地缘政治方面都具备种种“南方”特征。作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案例,广东时代美术馆特别以珠三角整体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语境为依托,致力于对本地区当代艺术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前景的研究、呈现和推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探索珠三角艺术实践所呈现的独特视野。
传播泛社区的机构和艺术概念,建构公共艺术机构的社会使命
广东时代美术馆所在的社区是中国更大范围内的各类城市住宅小区的一个特定样本,其展览的内容及模式,反映出这些构建中的社区共同体对艺术机构社会角色的认知,还有公众对艺术的公共意义的期待。广东时代美术馆有责任以自觉和反省的态度来进行典藏与展览,并了解其拥有的潜力,以建构更包容、公正、互敬的社区与社会。
分享到: